2020年3月27日 星期五

《無量壽經》就是無量光、就是阿彌陀佛(淨空老法師開示)

《無量壽經》就是無量光、就是阿彌陀佛


小心得:

阿賴耶,是我與我所見到眼前一切、想到之一切之「妄心」(人腦與環境皆是一體,是一個自己,只是還沒覺悟,名稱叫「阿賴耶」),也等於是電腦大資料庫,我們生生世世無量劫的輪迴善惡種子影像,都在裏面、一點不漏,隨時起作用,故要多清淨心、多慈悲心、多念佛,自然善種子成熟,命運轉變;若是常起惡心瞋恨心貪淫心,自然惡種子成熟而漸漸人生挫折變多而感苦痛。



禪宗六祖惠能大師,在未開悟前(若開悟,就是妄心轉回為真心,但還要斷習氣才能圓滿成佛,故許多開悟的高僧大德,最後仍然求生西方極樂,因為能快速圓滿成佛),就知如何修行(這也是過去生生世世就常在修了,不是這一世才修的;我們念佛能念下去,也是生生世世常修,只是沒修成功,沒能往生西方成佛,故今生要把握、努力),他砍柴不著砍柴相,吃飯不著吃飯相,譬如他到山上砍柴,雖看到許多風景,美花美草美雲朵,他不放在心上,有看到好像沒看到,完全保持心清淨(他知道如何用功,就是保持清淨心;我念佛人念佛,就是藉一句佛號盡量念而把雜念打掉,否則不念佛就二種情形,一是發呆,二是想東想西。都毫無利益、還常增罪業),故能二十歲左右就作出驚人詩句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。後來再經數個月做雜事(當義工),積了福報,且心更清淨,最後在半夜被五祖為他講「金剛經」講到一半而大徹大悟。



我們一般人心中執著太多,喜歡這個那個(看到好風景一定要照下來,心中常想看,這樣是無法開智慧的)、討厭某事這個那個,心中執著太重,故難以開悟。但幸好有念佛法門,只要一心念佛念下去莫間斷(行站坐臥皆可念,喝水吃飯心中一樣念),三天五天十天一月三月半年一年五年十年,終必開悟。但其實一般人只要二、三年甚至一年半年內就能念到「功夫成片」(心中佛號聲聲相續而歡喜,智慧至少也透出一些些了,雖只透出一些,但也受用無窮),能力好一點的就能自在往生西方成佛(開悟)去,故淨土法門相當容易成就,只在自己能不能真心念佛。(往生西方後,神通能力與佛差不多,萬德萬能,不可思議!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;就在我們世間勤念佛時,佛光就加持了,故能消災滅罪增智平安也。不但利己利祖先,也利世界眾生、減少天災)



今天能遇到念佛法門,是無量劫輪迴以來好不容易的,真是希有難逢,故要把握今生念佛往生西方,錯過今生,下一世多半在三惡道中受苦了(眾生在六道中輪迴,在三惡道的時間極長(常去,每次去都受長久苦),三善道的時間極短(做人通常也才八十歲就走完了,太短太短),故要珍惜今生求生西方成佛、永不受苦了。阿彌陀佛!



註一:阿羅漢已是聖人,境界神通比一般神靈大太多,但境界比不上菩薩(此指未開悟的菩薩,若是開悟的菩薩,是法身菩薩(分證佛),神通能力也更加大,但還是要求生西方快速圓滿成佛),菩薩又比不上佛,而我們往生西方,是八地大菩薩如「無量壽經」第十三品中說的,「能於掌中持一切(數不清佛國)世界」,就是我們與宇宙合為一體了,無所不知無所不曉、分身無量度數不清苦難眾生,樂也。



註二:古代有個典故,有位高僧至少是三果羅漢(「聲聞」有四果位:初果須陀洹(開天眼、天耳神通)、二果斯陀含(再出現他心通、宿命通)、三果阿那含(再加神足變化通,可以分身)、四果阿羅漢(煩惱漏盡)),他要離開了,信眾們爭相請他吃飯(這是積福報),他答應了。隔天,大家為高僧送行,某甲得意說:我昨天請高僧吃飯了。某乙說:「不對不對!我昨晚與高僧吃飯的啊!」,第三人也說不對不對,是與我一起吃飯的。說完大家七嘴八舌說自己才是,後來才知,有數百人都在昨晚在自家中與高僧吃飯。這時才知高僧能夠分身數百與信眾吃飯。而我們往生西方極樂,不但可分身,而且是分無量無數身,這太不可思議了!可以在宇宙間自由度有緣苦難眾生,樂也!



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下面文字檔



【淨空老法師專集網】



一切諸佛如來、法身大士應化在十法界,為一切眾生現身說法,說的是什麼法?只以此光宣妙法,宣是宣說,這個光是真實之際之光、真實智慧之光、真實之利之光。我這樣念法大家就能體會。法是什麼法?就是《大乘無量壽經》。會集本的經題太妙了,上半段是宋譯本的經題「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」,後面是《漢譯》的經題「清淨平等覺經」,兩個題合起來,妙極了!說明這個會集本無一沒有出處的,不是自己隨便造的,統統是五種原譯本裡頭的原文,沒有絲毫改動。佛為我們講的這部經,會集當然是佛的意思,佛是便利眾生學習,會集做到了這個工作,真正做這工作的人必得佛力加持,他做得這麼圓滿。這部經,是法就是說這部經,就是此光明,就是無量光、就是阿彌陀佛。「不離是光說是法」,這部《無量壽經》就是無量光、就是阿彌陀佛,讀這部經就是阿彌陀佛在說法,我們學習分享也是阿彌陀佛在說法。是法,真實法,就是真實之際。



「不離是光說是法,智慧光明不二也,此光即真實慧也。只以此光宣妙法,乃惠以真實之利,亦即光中之妙用」。所以學佛要用佛心,佛是什麼心?佛是真心。什麼是真心?放下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就是真心。那我們就知道了,惠能大師在碓坊裡面修什麼?八個月修什麼?就是修放下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,就修這個。無論是物質環境、人事環境,他怎麼對待?用清淨平等覺對待,真心,沒有妄心。日常生活當中不分別、不執著,不執著是阿羅漢,不分別是菩薩,不起心不動念是佛,真中之真,純一真心,純一真實,修這個。這個不要經本,不需要坐香,你要真懂。我們定的功課,要誦經、要拜佛、要念佛,定了好多。五祖沒給惠能定功課,惠能自己知道,因為他想作佛。



我早年,二十六歲跟章嘉大師,章嘉大師的話說得是非常之淺,但是意思很深。我向他請教成佛之道,怎樣才能契入佛境界?他告訴我的,「看破、放下」,就這麼簡單。實際上呢?實際上不懂,看破、放下意思太深了,我們只懂得個皮毛,文字的表面。我向他請教,從哪裡下手?告訴我從布施,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,最重要的是法布施。大乘經上說得好,《金剛經》說得很多,大千世界七寶布施,比不上為人說四句偈。這一般人不相信,一般人願意接受珍寶,不願意聽你這四句偈。為什麼四句偈超過珍寶超過太多了?那四句偈在阿賴耶裡頭做了種子,將來以後你遇到佛法,你跟佛有緣,將來成佛全靠這個種子,這個種子金剛不壞種,這還得了嗎?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大千世界七寶不能了生死、不能出三界,佛法能了生死出三界,這才叫真正的寶。寶中之寶,無上之寶,無過於念佛,就這句佛號,這句佛號是真實法,這句佛號就是三個真實:真實之際、真實智慧、真實利益。一句佛號具三個真實,什麼樣的福報你才能夠聽到、你才能夠遇到?



文摘恭錄—2012淨土大經科註 (第三五八集) 2013/7/1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02-040-0358








淨空法師:【末世修行,障難一波過去,一波又來】

小心得:

念佛法門,至為簡便,行站坐臥,可心中常念不斷(若一區域、一村鎮、一國家,人們常在念佛念經吃蔬果少吃肉(能全部人們都吃素自然效果更驚人,無天災了),則必消災吉祥;若有宗教信仰,但平日還繼續殺牛殺羊,則仍然躲不過殺業惡報,至少多生病,嚴重短命,死後墮三惡道受長久苦),自然漸消災滅難(不但利己利祖先,也利世界宇宙一切眾生),臨終往生西方成佛、永脫眾苦,快樂分身度化眾生,樂也。平日若能注意十善(如慎口業、謙虛、愛惜蟲蟻莫傷(也盡量吃素,能吃素戒殺,就少病痛、增壽、易開智慧)、常恭敬一切人事物等),則念佛易順利、易念出歡喜,此是二相輔助之理,因為念佛仍不離因果。阿彌陀佛!

註:現在瘟疫正在流行,若能吃素、莫傷蟲蟻加上多念佛,則必少災,即使不幸染病,也能迅速痊癒。縱使定業難轉(壽命已到),則可乘念佛之力往生西方成佛,樂也。(世界越多人存善心、念佛,則瘟疫自然漸漸消失;現今社會物欲橫流、自私自利(學校沒教因果道德,及媒體情色暴力流行,影響小孩世人,世風自然日下,天災疫癘戰爭自然發生,此是「心、境一體且境隨心轉」自然之理),自然感召天地災難、個人心中憂愁不安,故念佛、斷惡、培慈心、慎口業,極重要。阿彌陀佛!頂禮學習。



2020年3月22日 星期日

災難乃共業所感,因別業去途各異

淨空法師:【共業影響別業,自心波動也影響環境】

小心得:

心、境一體且境隨心轉。有道德、有境界的人講經,磁場不一樣(攝受力很強,也很吉祥)。故要親近善知識(有道德、也至少有一些境界的人;若是佛菩薩再來示現的(投胎到世間度化眾生),那當然磁場特好),學習斷惡念佛、愛惜蟲蟻莫傷害、謙虛、常恭敬一切人事物,自然大吉祥,化險為夷,也助世間少災難。現今越多人念佛,則世間越平安也。阿彌陀佛!末學頂禮學習。(一般念佛堂效果好,但在家中,若能從早到晚常念佛,也能形成極好磁場,佛光一樣普照,看自己努力程度)
≡≡≡≡≡≡下面是文字檔

HZTV華藏衛視
 
  諸位仔細讀歷史,觀察古往今來,週期性變化非常顯著。這種變化是大眾共業(共同的業)所感,大眾共業影響我們自己的別業(個別的業),不可能不受影響,這種影響,就是現在講的波動現象,我們心裡放出的波動。 身體是物質,由許許多多細胞組成,細胞是原子組成,原子是電子組成的,都是波動。大環境波動情形很複雜,它影響我們,我們也影響它,這樣造成一個很複雜的磁場。


中國人講氣氛,外國人講磁場。大的磁場是宇宙,跟我們最密切的是銀河系、太陽系,特別是太陽系,銀河系非常大,太陽系小,跟我們關係非常之密切。 如果諸位明白這道理,你看許多同修們在念佛堂、我們居士林四樓念佛堂念佛,感到磁場很殊勝,進入念佛堂就生歡喜心,進入這個講堂也生歡喜心,(因為)磁場不一樣。所以在這地方念佛、比在其他地方念佛,你細心體會,觀察,你的情緒相不相同?你自己就回答了這答案。 在這講堂聽經,你換一個地方,換講堂聽經,你看看我們情緒一不一樣?不一樣。由此可知,風水真有。氣氛、磁場、風水,說的名稱不一樣,是一樁事情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本文節錄自【大乘無量壽經細講】46集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 
華藏衛視官網 https://www.hwazan.org 
Facebook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wazantv 
YouTube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user/hwazantv 
LINE https://line.me/R/ti/p/%40dzi0277j 
WeChat ID:hwazan-tv

 





2020年3月20日 星期五

2020年3月19日 星期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