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4月22日 星期五

聽淨空老法師開示太上感應篇116集及一點感想

聽淨空老法師開示太上感應篇116集及一點感想

 

引用網址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J3B5TmHA8Bs

 

 

小心得:

 

大富大貴之人,都是前生(不一定只一世,常是修了幾世以上)修了大福。有的只是一念善心積了大善,但其善念不夠純厚持久(修行不夠久),此種人得下一世福報,容易迷失造業且造大惡業(歷代作大國王的,常常沒有好下場(因為影響的人民太多了),因為權利太大,心性又不純善,故容易造大惡業而墮地獄);有一些是多世常修善心、存真誠之心,這種人較不會迷失,迷失也是暫時的,較容易覺悟,但碰到富貴果報,仍難免迷於財色名利而一時造惡業(將來也要受果報),故最好的一勞永逸之法,是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(一切平日助人善行,都回向求生西方極樂,不求下一世再做人或升天享福,這不究竟,仍沒脫離六道,仍可能墮三惡道(地獄、餓鬼、畜生道)),則永脫六道輪迴,永遠不再受苦了(因壽命無量,且速成佛),且可分身無量,在宇宙六道間(是乘願示現,不是被業力拖著在六道中受苦)度化數不清有緣的苦難眾生,樂也。阿彌陀佛!末學頂禮。

 

註一:貪圖百姓錢,是與國民結罪,將來是百倍千倍…乃至更多,是生生世世要償還的,故不可貪也。人死後多半墮餓鬼道受飢餓苦了,就是因為貪,嚴重一點的,會先下地獄。

 

註二:「如何念經念咒易得效驗」一書有末學的一些學佛心得,念佛的好處、方法,修十善轉命運,境隨心轉的原理,念佛治好癌症等諸多內容,不棄嫌的大德不妨一看。網址:http://medi.pixnet.net/blog  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medimedi26  願人人心善得福。末學亦學習之。末學頂禮。願世人世間平安。阿彌陀佛!以下貼十善簡文。

 

~~~~~~~~~~~~~~~~~~~(十善簡文)

 

佛在《佛說十善業道經》中提到修十善的種種好處,略舉如下:

 

不殺:莫傷小生命如螞蟻蚊蟲蟑螂…,則少病(少受傷)、長壽、睡眠安穩…(也保佑一家安穩;想求子者要注意,想避瘟疫、戰禍,更要注意莫傷害蟲蟻,盡量吃素,十善業做好,則一家平安也)

 

不盜:莫隨意拿別人(或公司)的東西,則錢財漸積、人不欺負…

 

不淫:夫妻莫搞外遇,不寫邪淫文章,則身心平安,家人妻女平安…

 

不妄語:不說謊則可人人敬愛(人際關係改善)、心常歡喜、…(善意謊言則可,如獵人抓兔,我等故意錯說方向,則獵人少造一次殺業,也救了兔子一命,此積福也)

 

不兩舌:不挑撥離間(散播謠言)、不說人是非,則家中和諧,能常遇道德之人(貴人)…(不確定的話亂傳,很容易傷到人;若傷到有道德的人,罪過更重,如財運、人際關係變差、身體易傷易病、家中不安…諸事不順)

 

不惡口:不隨意漫罵,久久則可言詞美妙而得人人信服,人人敬愛…

 

不綺語:不說不正經的話(如黃色笑話),則易開智慧、受道德之人教導愛惜…

 

不貪:常有惜福、幫人之心,少貪色貪財種種邪貪之心,則福德漸增,所作皆漸遂意…

 

不瞋:心莫常生氣、看事不順眼,則能心意漸安、身相莊嚴(磁場好)、眾人共尊敬!…(行站坐臥常多念佛則得佛力加持、佛光普照身心而漸入愉快之境,較不會生氣也。念佛可心中念、小聲念,皆可,專心念、長時間念,效果就大,走路、坐車、騎車、喝茶、躺著未睡時皆可念,從早到晚念,效果越明顯;念佛消業障開智慧增福報,越常念越好。念阿彌陀佛念觀音菩薩,皆可,加上拜佛或拜觀音,更大消業障,每日至少拜數十下以上,甚好(若家中不安、諸事不順,更要多念佛拜佛,以度難關,並且找出自己的缺點改進之,誠心做,定有效果))

 

不痴:謙虛卑下信因果,則業障漸消、智慧易開,故於因果之理更加明白,廣增福報,人生光明。…

 

十善一善,一善十善,以上十條皆互相含攝,好處亦皆相關,歸到一處即『真誠心;常為他人著想』,所以都要努力遵行及多念佛,則命運自然轉變。做得好的話,三個月內就見到效果。這不是佛定的規矩,而是佛把宇宙的真理告訴我們。這些若稍有違背,已經對命運不好,若統統違背的話,就成了十惡,那命運就會迅速變糟,恐怕二、三十歲後就發覺人生逆境變多,甚至短命,且下輩子墮惡道受苦。現今人自私自利、隨意批評人(如喜歡罵政治人物、影視明星、罵法師、謗佛法等),又愛殺蟲蟻,所以福報大減,工作運、考運、身心狀況,都出現不好的影響,造成如壓力大、睡不好、常病常受傷、工作找不到、在外受欺負、家庭不和諧等,都是這些因素造成的,而世人卻渾然不知;若能改之,自然轉命運!

 

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下面是文字檔,引用網址:https://ft.hwadzan.com/dv.php?sn=19-012-0116&lang=zh_TW

 

 

太上感應篇  (第一一六集)  1999/10/27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9-012-0116

 

  諸位同學,大家好。請看《感應篇》第五十三節,這一節也只有一句:

 

  【棄法受賂。】

 

  註解裡面跟我們講,它說從這一句開始到「見殺加怒」都是講刑事上的,法官判案,從刑法上說。可是不守法,接受賄賂,現在已經不只是這些辦案的法官了,它也說得很好,「凡衙役書吏,亦在其中」,而不是專指刑官。現在在社會上,可以說許許多多的國家地區,舞弊賄賂的事情,已經是很平常了。甚至於社會大眾也以為這是正常的,不足以為奇了,所謂是有權、有勢、有錢,什麼事情都好辦。事雖然如此,所謂聰明人會鑽法律的漏洞,所以我們也曾經聽到人說,法律是為什麼人制的?為好人、為守法的人制的,甚至於說是為愚人、笨人制的。殊不知因緣果報,絲毫不爽。凡是故意犯法的人,明知故犯的人,擾亂社會,使人民無所依歸,遇到事情不知道怎麼辦好,在因果裡面說,這種心態、行為,天怒人怨,眼前雖然得一點小利,後來的果報不堪設想。

 

  可是今天有幾個人相信因果報應?有幾個人相信有來世?雖然這些事情,在科學裡面也有許許多多的證明,連西方外國人都用先進的科技,來探測所謂靈界的狀況。最近這半個世紀來,成果也相當卓著,多少人看了這些事實真相,不能不信。雖然如是,一些作奸犯科之徒,還是不知道省悟,不知道回頭,依舊是把眼前的利益看重了,沒有想到來日的果報,這是所謂麻木不仁。我們要覺悟,我們要明瞭。世尊說法,所謂的「三轉法輪」,也就是用三種不同方式來教誡眾生。第一個叫「示轉」,指示你、提示你,上根利智之人,佛一提示他就明白、就通達、就覺悟了。根性次一等的人,還不能覺悟,佛用明顯勸導的方法,像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世尊叫著當機者的名字,叫著名字給你講,這是「勸轉」。聰明人不必,不必叫名字,佛說話,或者是有一個動作、一個舉止,他就明白了。

 

  這一次我們在吉隆坡做了兩場講經,第一天我去看現場,我在那個台上一坐,燈光照射的,那燈太熱了,兩小時照下來,非常辛苦。你上台在那裡坐一下,你就曉得,你就有感受,太熱了。這是一提示,立刻就要知道,就要曉得。人家好不容易那麼高的地方,裝這個燈很辛苦,所以一暗示就應該懂得。第三種教學方法就是「作證」。怎麼作證?像在那個光線下講兩個小時,人昏倒下去了,大家才曉得這個燈太熱了,第二天就不能講了,這是作證,給你做證明。現在這個世間,我們看到許許多多作證轉的事蹟,我們看到種種感應,那是作證轉。這一次弘法時間雖然短,只有兩天,也有許許多多的瑞相,很多人看見,都來告訴我。放生,看到阿彌陀佛;請法,見到佛光。許許多多瑞相,這都是給我們做證明的,尤其最殊勝的,我們看到許許多多念佛同修往生的瑞相。如果大家再冷靜仔細觀察,善因善果,惡因惡報,現在報得很快,這都是給我們做證明。我們聽到了、見到了,要回頭,回頭是岸,人生很短。

 

  昨天南京那邊給我打個電話,南京一中有兩位校長要到我們這來訪問,星期六到達。其中有一位關校長跟我同班同學,我們在學校裡不但同班,我們兩個人同坐一個桌子,一張桌子兩個學生坐。那個時候十幾歲,現在都七十多歲了,想到當年就像在昨天一樣,你說人生有什麼意思?人生苦短。所以他來正好三十一號晚上到,恐怕他也不能聽我講經,第二天是星期天,我招待他一天,星期一我就要到香港去了。很好,叫他到念佛堂去念佛,他哪有這種機會?到我們這個念佛堂二十四小時不中斷,到那裡去念佛去,種一點善根,這次新加坡沒有白來了。

 

  種善因得善果,造作惡業必定有惡報,果報太快了,太明顯了。所以我常常勸勉我們同學,做好事也要守法,不能說做好事我就可以違法了。違法是一種非常不得已,而且那是高度智慧,我們要沒有智慧,也學菩薩權巧方便,往往後面惹了大禍,所謂「欲速則不達」。真正有高度智慧,通權達變,他知道會遇到什麼問題,問題如何能夠化解,他都很清楚、很明白。你問題來了之後,手忙腳亂,沒有能力化解,這是決定錯誤。一般同學們,聽說這個事情功德大,趕快去做,急功好利,心不清淨。這種好事,說老實話,不如無事。為什麼?這種的好事修福,果報是人天有漏福報,你一定會得這個福報的。得福報之後,你想想看,你能不造業嗎?我們看眼前這個社會,做大官的,發大財的,都是前生在佛門修福,今生他們有地位、有權勢、有財富,他造的是什麼業?希特勒前生大善,所以才能做國王,才能殺幾千萬人,不要償命。凡夫殺一個人,就要償命,他殺幾千萬人不要償命,你說多大的福報?富貴人家,天天吃眾生肉,吃了將來要還債的,佛經上講得很清楚,吃牠半斤,來生要還牠八兩,你說怎麼得了!所以還不如貧窮人家粗茶淡飯,少造業!這個道理,我們要懂得透徹。所以佛教我們修善,上面有一句話,你漏掉了,上面是一句什麼話?「離一切相,修一切善」,這就對了,這是菩薩行,菩薩的事業,離相修善。

 

  唐朝時候龐蘊居士表演給我們看,他那個就是教誡世間人,急功好利這一類的人。他為什麼要去做好事?希求果報,為求得好果報去多行善事,斷惡修善。佛用這個方法來勸大家,是勸世俗人,還沒有念頭脫離輪迴的,所謂是下下根人,眼光短淺,沒有想到脫離輪迴,佛教給你這個方法。中上根性,佛一定勸導他,應當覺悟,應當要超越六道,永脫輪迴,這是佛的真實慈悲。龐蘊居士表演給我們看,他表演的什麼?「好事不如無事」。他家裡也相當富有,他學佛開悟了,真正明白了,把家裡面的金銀財寶,裝在一條大船上,船划到長江中心,把船砸沉,全部沉到江底,他什麼也沒有了。別人看到了問他:「龐居士,你這些家產都不要了,為什麼不拿去做好事,救濟別人?」他就留一句話:「好事不如無事」,無事是真正的好事。

 

  今天社會為什麼這麼亂?李炳南老居士說得好,社會上好人太多了。我們聽了不懂,好人多不是好事,那太好了。他後頭加了一句話,在黑板上寫了四個字,「好人好事」,然後把那個「好事」畫了一個圈,畫個圈是什麼?那是破音字,好人什麼?好(ㄏㄠˋ)事。每個人都好(ㄏㄠˋ)事,都搶著做好事,麻煩大了。真正的好事,佛教給我們隨緣而不攀緣,永遠保持心地清淨平等。清淨、平等、慈悲心,你做的事樣樣都是好事,真正的好事。如果心不清淨、不平等、不慈悲,這個不慈悲怎麼說?喜歡你的人就慈悲,不喜歡的人就對他一點慈悲都沒有,這個慈悲不是真的,這個慈悲不平等、不清淨,所以佛家講這是「愛緣慈悲」,這樣做的好事,不是真正的好事。我們要懂得佛的真實義,開經偈上天天念,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懂得真實義,我們才是佛的好學生,才能夠真正依教奉行。

 

  佛的教誨諸位同學一定要記住,不是出於佛的意思,如果是出於他的意思,我們跟著他走,被他牽著鼻子走,這個不算好漢,那佛也欺負人。佛所有的教誨,是從真心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,沒有自己的意思。真心與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同一個心,諸位要知道真心都是相同的,妄心就不相同了。本性是一樣的,習性就不一樣。所以佛是從真心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教誨,我們順從佛的教誨,就是順從自己的真心本性。因此,我們對於佛法才心服口服,原來世尊教一切眾生個個頂天立地。所以經論當中也常常讚歎,佛菩薩叫「無依道人」,依是依靠,真性沒有依靠,妄心妄識有依靠,它要依靠真心、依靠真性,離開了真心真性,決定不可能有妄心妄識。所以一個是有依靠的,沒有依靠!沒有依靠的是真正自己,有依靠就錯了。我們在大乘法裡面看到,一真法界沒有依靠,十法界有依靠,六道有依靠。這些地方我們要多想一想,然後落實到我們日常生活當中,如何斷惡修善,怎樣破迷開悟,多少自己會有一個概念。常常讀經,常常看古大德的註疏、註解,知道自己怎樣去做,在日常生活當中,對人對事對物,都能夠與經中教誨相應,就是與真心自性相應,這才是真實功德,不至於誤會,不至於做錯誤。

 

  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介紹這一段。

 

 

2017和諧示範和平曙光中文版

【溫故】淨空老法師【佛歷255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歡慶衛塞節講演】

2022年4月21日 星期四

2022年4月17日 星期日

一句彌陀念到底,往生極樂永脫苦(蕅益大師金言-淨空法師開示)

一句彌陀念到底,往生極樂永脫苦(蕅益大師金言-淨空法師開示)

視頻引用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ww6_-SSn66U

 

 

文字檔引用自:https://ft.hwadzan.com/dv.php?sn=32-243-0001&lang=zh_TW

 

蕅益大師開示  (共一集)  2017/8/8  台南極樂寺  檔名:32-243-0001

 

  諸位法師、諸位同學,大家晚上好。

 

  同學們要我跟大家講幾句話,我聽到也很歡喜。總算是我們有緣,沒有緣聽不到。跟大家講什麼?現在在這個地球上,宗教沒落了,儒釋道都衰了,佛法也不例外。講經教學不容易,要三寶加持,最重要的是要我們這一代人有福報,沒有福報,三寶加持加不上。所以關鍵還是在自己,就像讀書一樣。

 

  我在六十六年前,剛剛聽到佛法。我親近方東美教授,跟他學哲學。那一年我二十六歲,對於宗教基本上來說都不能接受,總以為宗教是迷信,宗教是騙人的。方老師給我講了一部《哲學概論》,最後一個單元「佛經哲學」,我感到非常驚訝,我說佛是宗教、是迷信,它怎麼會有哲學?老師告訴我,「你還年輕,你不懂得,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,大乘經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」,又告訴我,「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」我是這樣入佛門來的,不是出家人講經教學,不是的,是因為哲學界很著名的一位大德,他給我講哲學概論的時候,說出佛經哲學,我就從這入門,所以入門是從學術。

 

  那個時代,六十六年前,我相信諸位都能體會到,社會風氣還算不錯。這些年來一年不如一年了,我們必須知道。什麼原因?老師也講了兩句話。我們年輕,總想多學一點東西,希望能夠到學校裡去聽老師的課。他在台灣大學教書。老師告訴我,「現代的學校」,是六十六年前的,不是現在的,六十六年前,他說「先生不像先生,學生不像學生,你要到學校去聽課,你會大失所望。」我聽到老師這幾句話,完全拒絕了,沒指望了,所以表情一定是很難過。大概過了五、六分鐘,老師說了,「你真想學,到我家裡來。」這是我從來沒想到過的,跟我約了每個星期天,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半兩個小時,每個星期上一堂課,兩個小時,我的哲學是在他家裡學的。哲學講到最後講到佛經哲學,我們才真正了解,佛法不是迷信。那近代,這六十六年過去了,我們借鑑了西方的科學,特別是量子力學,很時髦的話,我也可以告訴諸位,大乘佛教是量子科學的最高峰,科學跟哲學都在大乘經裡,認真好好去學,確實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。

 

  佛當年在世,說了八萬四千法門,八萬四千法門是形容,是講究竟圓滿。佛有沒有說這麼多?沒有,沒有那麼多時間,佛講經教學四十九年。但是要知道佛陀那個時代,出家人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。每天上午都要出去托缽,吃飯不能過中,一定是十一點半左右,太陽日中的時候,晚上睡覺樹下一宿,過這樣的生活。佛陀講經的時間就不是很長,應該是吃完飯之後,這個空檔是佛講經,我們估計應該有三個小時到四個小時。講經三百餘會,說法四十九年。他老人家是三十歲開悟的,開悟之後就講經,七十九歲圓寂的,我們中國人說八十歲,虛歲,外國人講實足年齡,七十九歲圓寂。對於佛陀一生的歷史,我們要知道,才不會迷失方向,才不會走錯路。

 

  我學佛之後,緣分很殊勝,親近了章嘉大師,我的佛學基礎,章嘉大師給我奠定的,我跟他三年,他往生了。以後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,跟他十年,這個十年前面七年是聽他老人家講經,後面三年是親近老人家,我也開始講經了。我出家是三十三歲,第二天白聖法師就請我到他辦的十普寺的三藏學院去教學。所以我出家第二天就上佛學院去上課,講經,一直沒有空過,到今年五十八年。但是今年體力差了,畢竟是九十一歲了,中氣不足,話說多了很累。從前沒有過的,最盛的時候,我是每天講經九個小時,上午三個小時,下午三個小時,晚上三個小時,那段時期在美國。

 

  美國的緣也很盛。美國學佛比較上困難,工作太忙,空閒的時間很少,他每個星期兩天放假,星期六跟星期天都放假,工作五天,所以一個星期只有兩天可以學習經教,不是每天都能講經。只有星期五的晚上,星期六的一天。星期天雖然他不上班,他要整理家庭,要清潔環境,足足要一天的時間。居住的環境好,房子很大,有院子,要請別人來給你做,工資是論小時算的,一個小時多少錢,這樣算的,不是一天,他是論小時算的。所以大家為了節省一點錢,都留著自己做。星期天這一天工作,整理一下家園。

 

  佛陀講的八萬四千法門不是誇張的話,是真的。但是佛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住世四十九年,這一開悟之後就講經,有沒有講這麼多?沒有。那八萬四千怎麼來的?八萬四千是個圓滿的數字。佛說法是應機說法,你是什麼樣的根機,你能接受哪些佛法他就教你,因人而異,應機而異,不相同的。而且所有的經典只講一次,沒有講過第二次的。

 

  但是有例外,唯獨淨土宗的不止一次。淨土宗的經典無論是小本《彌陀經》,大本的《無量壽經》,都是多次宣講,很特殊。《彌陀經》究竟講多少次,我們可以看到翻譯的版本不一樣。就知道《無量壽經》最多,在中國有十二種譯本,換句話說,至少釋迦牟尼佛《無量壽經》講了十二遍,十二遍全結集下來了,留傳到後世。中文《大藏經》裡面這十二種裡面有七種失傳了,找不到了,經題有,能找得到經題,但是經找不到了。這證明多次宣講。蒙古《大藏經》裡面,蒙文也是直接從梵文翻譯的,有十幾種;日本《大藏經》裡頭有,有這些經題,但是內容也找不到了,所以多次宣講。

 

  為什麼多次宣講?今天晚上我給諸位介紹這一張,大家都有了。這是蕅益大師的開示。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法門,末法時期,只有這個法門一生決定得度,千萬不能錯過。如果你錯過這樁事情,你就大錯了。這個法門說的人不一樣,意見不相同,我們到底跟誰學?中國人懂得教學,會學,應該怎麼學?一個老師,你走的是一條路;兩個老師,你走岔路了,到底哪一條好不知道;三條路三岔路口,四條路十字街頭,愈來愈麻煩,你很難有成就。為什麼?你的思惟是亂的,你心不定。學佛必須要知道,佛法的教學始終離不開戒定慧,戒是方法,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,慧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、見性成佛。淨土宗方法好在哪裡?它就在信願行。我們把這個文跟諸位簡單念一遍。

 

  蕅益大師說,「念佛法門別無奇特」,沒有奇怪也沒有特殊,「只深信力行為要」。這一句話講完了,深信,你對於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懷疑。怎麼樣不懷疑?希望《無量壽經》,最好是淨土五經都讀過。最重要的是《無量壽經》,介紹西方極樂世界。要知道這個經決定是真的,釋迦牟尼佛多次宣講,就這一部經,沒有聽說另外有一部經是講過二遍、三遍的,沒有。佛為什麼多次宣講?目的就是普度眾生,希望大家遇到這個法門,依教奉行,你就決定得度,一個都不空過,萬修萬人去。問題就是你對它信心動搖,這極樂世界到底是有還是沒有?這個麻煩就大了,信心不具足的去不了。第二個是願心,我願意去。極樂世界真有,這第一個信心具足,我一點都不懷疑。《阿彌陀經》我講了十幾遍,《無量壽經》也講了十幾遍,愈講愈歡喜,信心具足。力行就是念佛,執持名號,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。

 

  我今天把海賢老和尚的照片,在這本書裡頭,《若要佛法興,唯有僧讚僧》。這裡頭有一張照片,海賢老和尚的照片。在這個時代,最慈悲、最難得的為我們做榜樣。老和尚不認識字,沒有念過書,二十歲出家,家裡非常清寒,一生過苦日子。他的師父傳戒法師,了不起的人,我們看到他的傳記,就知道那是個再來人,不是普通人。給賢公老和尚剃度,他二十歲出家剃度,只教他一句話,南無阿彌陀佛,囑咐他,一直念下去。又告訴他,明白了,不能亂說,不能說。

 

  海賢老和尚的成就,得力於他一生老實、聽話、真幹,這個條件就成功了。謹記住自己師父一句話,一句佛號念到底。他一百一十二歲往生,一三年,二O一三年,今年是二O一七年,四年前往生的,距離我們很近。他的弟子替老和尚寫了一個紀念冊,很值得看,記載老和尚一生修行。我看到他這些報告,這個老和尚應該是三十歲之前念佛功夫成片,也就是講應該在二十五歲前後,因為一般得功夫成片的,三年。他二十歲出家,應該在二十三、四歲,得功夫成片;三十歲,我相信不超過三十歲,得事一心不亂;四十歲得理一心不亂。事一心不亂,相當於阿羅漢;理一心不亂,相當於法身菩薩,跟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是平等的階級,《華嚴經》上初住以上,不容易。

 

  他的師父叮嚀他一句話,「明白了,不能亂說,不能說」。這話什麼意思?開悟了,他開悟了之後,一切法門教理全通了,但是怎麼樣?不能說,真的不能說。所以一生,你看他平平常常,沒有話說,人家問他佛法,就念阿彌陀佛,沒有第二句話好說。真的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不是簡單的人物。是因為生在這個時代,不許說,說的時候有災難,不說,明哲保身。這個我們要能體會得到,要能看得出來,這是我們今天學佛最好的榜樣。可是佛法要承傳,不承傳,在這個世間就斷了,傳什麼?只有傳淨宗法門,保證你這一生念佛往生極樂世界,好!一了百了,往生到極樂世界,等於成佛,你在一生當中成佛,你要不要?要。

 

  蕅益大師今天這一份開示,諸位好好的依教奉行,恭喜你,你是極樂世界彌陀弟子,你不是凡人。如果你對它有懷疑,對這個世界還有留戀,還不想走,那就錯了,大錯特錯了。這個法門就簡單這一張,可以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精華就在此地,希望大家千萬不要空過。

 

  下面蕅益大師用佛的話來說,「佛云:若人但念彌陀佛,是名無上深妙禪」。念佛比參禪殊勝,參禪,一百個參禪的,難得有一個開悟的。念佛的,一千人念,一萬人念,個個往生,一個都不漏。你說哪個法門好?我們應該學哪個法門?念佛是無上深妙禪。人家要勸你修禪,我這阿彌陀佛是無上深妙禪,比你那個禪高。不能見到別人就起心動念,心就動搖了,學學那個法門不錯。沒有一個法門能保證你成就,只有念佛往生這個法門,這個法門是保證你成就,這一張就是保證書。

 

  「天台云」,天台大師,唐朝智者大師,這天台宗的祖師,他說:「四種三昧,同名念佛,念佛三昧,三昧中王」。這是天台家修止觀,跟念佛來比,天台大師也說念佛三昧,三昧中王。這都是真話,如果你要是真的明白了,在佛的經教之下,你就能如如不動。要不要學經教?要,為什麼要學經教?不能把佛法斷了。但是這不是第一樁大事。第一樁大事,我們怎樣脫離六道輪迴?那就是念佛往生極樂世界,第一樁大事。弘法利生是第二樁事情,有緣就做,沒有緣老實念佛,像海賢老和尚,最後現身說法。你看他的成就,就對淨宗增長信心,他用這個方法來度化眾生,表演,真去了。

 

  雲棲是蓮池大師,蓮池大師說:「一句阿彌陀佛,該羅八教」。這八教是大乘八個宗。賢首是學《華嚴》,賢首宗,賢首大師是開山祖師,智者大師法華宗(天台山天台宗),窺基大師法相宗,還有從印度傳過來的,達摩祖師傳過來禪宗。在中國,還有密宗,密宗跟律宗,律宗,淨土。大乘八個宗派,八教,一句阿彌陀佛全包括了。該羅就是包括。「圓攝五宗」,五宗是講禪宗。禪宗六祖以後,一花五葉,它分五個宗派。那就是說教、禪都在一句佛號當中,圓圓滿滿。你要記得,這一句佛號統統包括,大乘、小乘全在裡頭,顯教、密教。

 

  這個法門遇到了大福報,你怎麼會遇到這個法門?不僅是釋迦牟尼佛度眾生的第一法門,一切諸佛如來普度十方諸佛剎土眾生,都是這一句佛號,沒有例外的,這是說你福報太大。但是你如果是迷了,還想學這個學那個,那就太可惜了。

 

  下面蕅益大師感嘆的說:「可惜今人,將念佛看作淺近勾當」。要修高深的,這是老太婆學的,不認識字的人學的。自己不甘心學這個,看海賢老和尚不認識字,我們讀的書比他多,所以我們可以學經教。殊不知道,他最後的表演是圓滿成功。我們最後一招能不能跟他相比?這個大問題。他老人家的祕訣,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時就是一句佛號。真的是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。

 

  所以將念佛看作淺近勾當,「謂愚夫愚婦工夫。所以信既不深,行亦不力,終日悠悠,淨功莫剋。設有巧設方便,欲深明此三昧者,動以參究誰字為向上」。以為參禪,禪是高,不錯。「殊不知現前一念能念之心,本自離過絕非,不消作意離絕。即現前一句所念之佛,亦本自超情離計,何勞說妙談玄」,這是蕅益大師慈悲,把念佛法門跟教下、宗門做個簡單的比較。不認識的人,以為念佛淺,沒有什麼稀奇,禪高妙,教妙,談玄說妙,玄是指的禪宗,妙是指的教下。教下四個宗派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

 

  下面說:「只貴信得及」。淨宗信是第一要緊,信有極樂世界,信有六道輪迴,我們如果不能往生極樂世界,肯定是六道輪迴。六道輪迴是業力變現的,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有善有惡,善感的三善道,惡則感三惡道,出不了六道輪迴,很可怕,不能不知道。所以這個法門「信得及,守得穩」,穩是什麼?決定不改變,我就一句佛號念到底。「直下念去,或晝夜十萬,或五萬、三萬,以決定不缺為準。畢此一生,誓無改變,若不得往生者,三世諸佛便為誑語」。你們想想佛會騙人嗎?佛不會騙人,祖師大德不會騙人。這裡面所提到的這些祖師大德,賢首、智者、蕅益、蓮池,都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的大善知識,這不是假的。他們來到這個世間,示現一個普通人,為我們表法,給我們做榜樣,你看他一生,最後往生的境界就不一樣了。「一得往生,永無退轉,種種法門,咸得現前」。這就是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,諸佛菩薩所說的一切經全都通了,到極樂世界自然通達,親近阿彌陀佛,彌陀一音而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。不能小看了淨宗,淨宗太偉大了,真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,而且保證解決,決定沒有妄語。

 

  下面警告我們,「切忌今日張三,明日李四」。就是你有信心,但是你的心不專,你的欲望還很多。看到經想學經教,看到戒就想穿袍搭衣,著重這些形式,這樣就錯了。所以「遇教下人,又思尋章摘句」,想學講經教學;「遇宗門人」,遇到參禪的人,「又思參究問答;遇持律人(持戒的),又思搭衣用缽。此則頭頭不了,帳帳不清」。錯了,大錯特錯了。但是這種人很多,我們看到很多。

 

  我過去講了大概大小經典有一百多種,我在八十五歲那一年徹底放下了,《華嚴經》放下。《華嚴》我講了四千多個小時,講了多少?五分之一。用我的方法一直講下去,《華嚴經》講完需要兩萬個小時。我想到什麼問題?生死沒有把握。放下,不講了,專講《無量壽經》,專念阿彌陀佛,我求生淨土要緊。所以要真的想到生死事大,其他是假的,沒有一樣是真的。自己要想到自己未來怎麼辦,這一口氣不來之後我到哪裡去?這才叫大事。

 

  下面勉勵我們,也都是真話。「豈知念得阿彌陀佛熟」,這句佛號念熟,像海賢老和尚一樣,念熟了。「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,都在裡許」,這講教下,這一部《大藏經》你全通了。我們要問海賢老和尚通不通?通。為什麼他不講?他的師父教他,明白了不能亂說,不能說。守住師父的教誨。他不是不會,他很內行,你念什麼經他都知道,你不懂意思他懂。下面,「千七百公案(禪宗的),向上機關」,怎麼開悟?也在這一句佛號裡頭,「亦在裡許;三千威儀,八萬細行,三聚淨戒,亦在裡許」。

 

  下面大乘菩薩修的六波羅蜜,這一句佛號六度圓滿。「真能念佛,放下身心世界,即大布施」,六波羅蜜裡頭第一個大布施;「真能念佛,不復起貪瞋痴,即大持戒」,貪瞋痴慢疑斷了,就是戒律圓滿。放下身心世界,大布施,布施、持戒。「真能念佛,不計是非人我,即大忍辱;真能念佛,不稍間斷夾雜,即大精進;真能念佛,不復妄想馳逐,即大禪定;真能念佛,不為他岐所惑,即大智慧」,這菩薩所修的。天台、法華菩薩所修的六波羅蜜,這一句佛號就圓滿了,多簡單,何必找那麼多麻煩?

 

  你們年輕有的是時間,可以去找,我不敢找了。我這樣的年齡隨時可以往生,現在阿彌陀佛還沒有來接,還有工作沒幹完。這個工作在我想來就是漢學院、宗教學院,目的是想辦宗教大學,幫助全世界的宗教都能夠通達教義,都能夠講經教學,要不然搞迷信。所以那就要辦個世界宗教大學,幫助全世界。在英國,我們這個問題已經正式提出來討論,而且有行動,英國在今年下半年要開辦一個博士班,和諧博士。辦這個班什麼意思?就是希望每一個宗教能夠推選兩個學生,博士生,幹什麼?講經教學,培養教師,把整個世界佛教回歸教育。

 

  我們肯定宗教是教育,依照中國文字來說,中國宗有三個意思:第一個主要的,第二個重要的,第三個尊崇的,尊重、崇高;教也有三個意思:教育、教學、教化。宗教兩個字連起來,主要的教育、重要的教學、尊崇的教化,這兩個字定義如是。現在在宗教裡頭、佛教裡找不到這三條,所以要恢復,不但佛教要恢復,所有宗教都要恢復。每一個宗教都好,眾生的根性不一樣,像大家口味不一樣,有人喜歡佛,有人喜歡道,有人喜歡基督,有人喜歡安拉,不一樣,各隨所好,都好。眾神一體,宗教一家,平等對待,和睦相處。我們希望宗教教育能夠帶給社會安定、世界和平,走這條路。西方人已經開始了,我們要追上。

 

  現在第一個階段培養師資,英國人帶頭幹,下半年招生,大概十幾個宗教,每個宗教兩個學生,還要派一個指導教授。三年,他們畢業了,個個都能講,個個都通達,學習自己的宗教,也要學習別人的宗教,宗教與宗教之間的矛盾要化解。戒律,譬如說佛教講的五戒十善,每一個宗教經典裡頭都有;換句話說,五戒十善是所有宗教共同的戒條,沒有一個宗教不提倡的,這是好事情。

 

  舊的宗教我們也有個想法,不能廢除,不能不要。為什麼?它是歷史,從舊的寺院庵堂、教堂可以看到宗教的歷史。舊的宗教一律歸宗教歷史文物館,用這個名義把它保留。而且一樣把它建築得很好,這裡面可以做佛事,可以做禮拜的,這個可以,那是舊的,你看古老的宗教是那樣。新的是教育、是學校,大學、中學、小學,這是辦學。活動是宗教有宗教活動中心,所有宗教辦活動都在一起,大家都看到,互相學習、互相幫助,好!希望宗教變成一家人。一家人吃東西口味不一樣,有人喜歡吃甜的,有人喜歡吃辣的,所以所有宗教我們都要保留,都要尊重,他是我們的老前輩,要這樣去想。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希望世界和平,希望宗教帶給我們安定和諧,幫助我們化解衝突。

 

  菩薩六波羅蜜也在這裡頭,我把這底下念完。「試自簡點,若身心世界猶未放下,貪瞋痴念猶自現起,是非人我猶自掛懷,間斷夾雜猶未除盡,妄想馳逐猶未永滅,種種他岐猶能惑志(迷惑),便不為真念佛也」。這是蕅益大師這兩行半告訴我們真念佛是什麼樣子。這些煩惱習氣還在,這是假念佛,這不是真念佛,真念佛的這統統放下了。下面再告訴我們,這很重要,「要到一心不亂境界,亦無他術」,想念到一心不亂,也沒有別的方法。「最初下手,須用念珠,記得分明,刻定課程,決定無缺」。這就是最初下手還要用念珠計數,計數你的心不會有胡思亂想,慢慢習氣把它念掉。念到熟了,純熟了,「不念自念」,這個時候計數行,不計數也行,就沒有拘束了。

 

  底下這最後的兩行半給我們警惕,「若初心(初發心)便要說好看話,要不著相,要學圓融自在,總是信不深,行不力。饒你講得十二分教」,你經講得再好,沒用處,「下得千七百轉語」,這是講參禪,「皆是生死岸邊事」。不能成就,成就太難了,不是給你講開玩笑的話,禪宗是上上根人修的。我學佛的時候,我的三個老師,方東美先生、章嘉大師、李炳南老居士都警告我,禪不能碰,密不能碰,為什麼?你不是這個根性。只許可教下探討經典,增長信心,對佛法認識,最後歸淨土,一心念佛,求願往生。

 

  今天我們的緣非常殊勝,我把蕅益大師這段開示介紹給大家,這一張紙就可以保證我們往生極樂世界。如果你要不願意念經、念咒,要不願意的話,就這一張紙就行,它代表整個淨土宗。祖師的話要記住,沒有一個不成就的,決定不能夠見異思遷。別人學這樣、學那樣,我們點頭,好,很好,叫我學,我不學,我比不上你,你有本事學,我沒有本事學,我只有念佛求生淨土。你說我不如你,我是不如你,我不跟你爭,我對你尊重,我老實念佛求生淨土,知道這是保證書,決定有成就。

 

  希望我們大家信願持名,求生淨土,學海賢老和尚。這是我們末法時期最好的導師,一句佛號念到底,最後的成就不可思議,給我們做出榜樣,距離我們四年前走的。千萬不要忘記,天天看著老和尚的像,向老和尚學習,就對了。我們今天晚上就說到此地,謝謝大家。

淨空法師:【持名念佛,合觀音勢至二法門,普度眾生平等成佛】